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校的十年是播種與收獲的十年;校友的成長,是傳承與創新的縮影。在學校建校十周年之際,特別推出“優秀校友風采”系列報道,記錄那些從學校走出去的學子傳承、發揚“知行合一 篤學致用”的奮斗足跡。本期為大家講述一個“鄂應院學生”轉變為“鄂應院教師”的成長故事,主人公就是10年前到鄂應院求學、10年后登上講臺的青年教師高健。
高健是我校化學工程學院2015級學生,10年求學路漫漫亦燦燦,在完成博士學業后,他回到母校成為一名教師。從初遇校園時青澀學生,到如今身著正裝站上講臺的“身份轉換”,恰似一顆種子在學校的沃土里生根發芽,最終以果實反哺根脈。

初遇鄂應院:一名新生的憧憬與起點
高健第一次站在學校的門前,用手中的相機拍下了這張照片。那時的他,眼中滿是對大學生活的憧憬與些許忐忑。綠樹成蔭的道路、嶄新的教學樓、忙碌而熱情的學長學姐……一切都讓高健感到新鮮而充滿希望。這張照片記錄了他與母校故事的開始,也承載著無數個“第一次”的悸動。

挑戰自我:在競賽中淬煉成長
高健第一次參加校級活動“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并獲得榮譽。他依然清晰的記得站在臺上時手心的微汗和加速的心跳,但更多的是突破自我的興奮和喜悅。這次經歷不僅鍛煉了他的表達能力,更讓他懂得了“敢嘗試就有收獲”的意義,學校提供的這個平臺讓高健第一次感受到了競技的魅力與成長的快樂。
這是高健第一次參加“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全國賽事并在華北賽區獲獎,也是化學工程系第一次在此賽事上獲得榮譽。在實驗室里,他們反復調試、激烈討論。那些與隊友并肩作戰的日日夜夜,那些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探索,讓他深刻體會到了化學工程學科的嚴謹與創新。他深知,這些收獲離不開學校的鼓勵與支持。
高健的競賽起點,也是學校在創新創業教育領域的起步縮影,十年來,學校為學生競賽不斷搭建平臺,累計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中獲得國家級別銀獎3項、自治區級金獎8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獲批國家和自治區立項175項,科創競賽獎(生均折合數)指標排名邁入全國本科高校前100名,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水平顯著提升。
榮光時刻:從優秀學子到青年引路人
在學校五四青年宣講會上。作為優秀學生代表,他站在聚光燈下,向臺下的師生分享自己的成長歷程與深刻感悟。此刻,于他而言,這既是一份榮譽,也是一份責任。同樣,高健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正是因為學校提供的廣闊平臺與無私支持,讓無數像他一樣的學子在探索中明確發展方向,在磨礪中茁壯成長。
這張是高健在大三時走進焦化廠實習時拍攝的照片。照片中,他們小組全體穿著工廠工作服、頭戴安全帽,在廠區塔器前的合影。這是他們第一次真正走進工廠,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照進現實。高大的塔器、復雜的管道、轟鳴的機器,讓他們真切感受到了化工行業的規模與魅力。這次實習不僅加深了對專業的理解,更讓他們體會到了"知行合一"的真正含義,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
這是一張高健和班級同學在圖書館前拍攝的合影,湛藍的天空下,他們身著學士服,臉上洋溢著青春的笑容和對未來的期待。回首四年的同窗歲月,他們一同上課,聆聽教誨;也曾并肩在實驗室里,一起奮斗。這些共同的時光,讓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張合影,不僅定格了他們完整的大學記憶,更承載著全體學子對母校那份深深的眷戀與不舍之情。

這張照片拍攝于2019屆本科生畢業典禮,也是學校第一屆學士學位授予儀式。身著學士服的高健接過學位證書,并與校領導握手留念。這一刻,他的心中充滿了感激與不舍。回首四年匆匆時光,學校見證了高健從青澀懵懂到成熟穩重的成長歷程。這張照片,不僅為他的大學階段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也象征著一段新的人生旅程正式開啟。
2025年夏天,在學校建成十周年之際,高健以教師的身份重返母校,變的是角色,不變的是對學校深沉的眷戀與熱忱。站在母校十周年的新起點,面對大一新生充滿朝氣的笑臉,高健說,仿佛看到當初自己那憧憬向往的目光。高健深情寄語莘莘學子:“珍惜在大學里的每一天,勇敢嘗試、堅持熱愛、不負韶華。愿你們在這里找到方向、積蓄力量,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